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是一種高效、智能的過濾設備,通過自動化技術實現濾網清潔與雜質排放,廣泛應用于工業、農業、市政及環保領域。其核心功能在于持續攔截水體中的懸浮物、顆粒物及雜質,同時通過自動反沖洗機制維持過濾性能,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。
其設備采用濾網攔截技術,水流從進水口進入后,先經粗濾網去除大顆粒雜質,再通過細濾網截留微小顆粒。隨著過濾進行,細濾網內外側形成壓差,當壓差達到預設值時,系統自動啟動清洗程序:排污閥開啟,水力馬達或電機驅動吸污管旋轉并軸向移動,利用負壓吸除濾網內壁污物,清洗水經排污閥排出。整個過程無需停機,清洗時間僅需10-60秒,耗水量低于總流量的1%。
一、設備外觀與結構檢查
整體完整性檢查
確認過濾器外殼無破損、變形或裂縫,焊接處無虛焊或漏焊。
檢查所有連接法蘭、螺栓、螺母是否緊固,避免運行中松動導致泄漏。
確認排污閥、排氣閥、壓力表接口等附件安裝牢固,無缺失或損壞。
過濾單元檢查
打開過濾器頂蓋或側門,檢查濾網(如不銹鋼濾網、燒結濾芯)是否完整,無破損或堵塞。
確認濾網安裝方向正確(如濾網進出口與水流方向一致),避免過濾效率下降。
檢查濾網清潔度,若存在明顯污垢或雜質,需提前手動清洗或更換新濾網。
傳動與控制系統檢查
檢查電機、減速機、傳動鏈條或齒輪箱等部件是否潤滑良好,無卡滯或異常噪音。
確認反沖洗驅動裝置(如電動執行器、液壓缸)安裝牢固,動作靈活。
檢查控制柜內接線端子無松動,電氣元件(如PLC、傳感器、接觸器)無燒蝕或損壞。
二、系統連接與介質準備
管道系統連接
確認進水管道、出水管道、排污管道連接正確,無反接或錯接。
檢查管道法蘭墊片材質符合介質要求(如耐腐蝕、耐高溫),避免泄漏。
打開進水閥和排氣閥,緩慢注水排空管道內空氣,防止水錘現象損壞設備。
介質條件確認
水質要求:確認待過濾液體符合設備設計參數(如pH值、溫度、懸浮物含量)。例如,若設備設計用于處理工業循環水,需確保水中無大顆粒雜質或腐蝕性物質。
流量與壓力:根據設備銘牌或說明書,確認進水流量和壓力在允許范圍內(如流量≤額定流量,壓力≤0.6MPa),避免超負荷運行。
輔助系統檢查
壓縮空氣系統(若適用):檢查氣源壓力是否穩定(通常為0.4-0.6MPa),氣動閥門動作靈活,無泄漏。
化學清洗系統(若配備):確認化學藥劑儲罐液位充足,加藥泵工作正常,管道無堵塞。
三、安全防護措施
個人防護裝備
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手套、安全帽、防護眼鏡,避免接觸高溫或腐蝕性介質。
若設備運行中產生噪音,需佩戴耳塞或耳罩。
安全裝置確認
檢查壓力表、溫度計、流量計等監測儀表量程合適,顯示準確。
確認安全閥、爆破片(若配備)設定壓力符合設計要求,且未超過有效期。
檢查急停按鈕功能正常,位置醒目,便于緊急情況下快速停機。
警示標識設置
在設備周圍劃定安全區域,設置“高壓危險”“禁止觸摸”等警示標識。
確保排污口、排氣口遠離操作區域,避免高溫或腐蝕性介質噴濺傷人。
四、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控制參數設置
通過控制面板或上位機軟件設置過濾精度(如濾網目數)、反沖洗周期(時間控制或壓差控制)、反沖洗時間等參數。
例如,若設定壓差控制模式,需設置壓差閾值(如0.05MPa),當進出口壓差達到該值時自動觸發反沖洗。
運行模式選擇
根據工藝需求選擇手動模式或自動模式:
手動模式:用于調試或維護時手動控制反沖洗動作。
自動模式:設備根據設定參數自動運行,無需人工干預。
通信參數配置(若需遠程監控)
配置Modbus、Profibus等通信協議參數,確保設備與DCS或PLC系統正常通信。
檢查IP地址、端口號等網絡參數設置正確,避免通信故障。
五、試運行與驗證
空載試運行
關閉進水閥,啟動設備,觀察電機、傳動部件運行是否平穩,無異常振動或噪音。
手動觸發反沖洗動作,檢查排污閥、反沖洗閥門開關是否靈活,反沖洗水流方向正確。
帶載試運行
緩慢打開進水閥,使設備逐步達到額定流量,觀察壓力表、流量計顯示是否穩定。
運行一段時間后,檢查濾網前后壓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(如≤0.03MPa),若壓差過大需調整反沖洗參數或清洗濾網。
功能驗證
模擬壓差超限或定時反沖洗場景,驗證設備能否自動觸發反沖洗并恢復正常運行。
檢查排污口排出物是否為濃稠污物,若排出清水可能需調整反沖洗強度或時間。
